毛草龙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海派非遗三龙活虎闹元宵啦
TUhjnbcbe - 2025/4/13 1:36:00
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 http://www.csjkc.com/m/

正月十五闹元宵

花灯赏月共欢庆

小体祝大家元宵节快乐!

吃元宵、赏花灯、猜灯谜……

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

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

而在元宵灯会上

舞龙成为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

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上半阕

写尽了元宵灯市的热闹盛景

词中便有一句“一夜鱼龙舞”

舞龙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

在上海地区保留下来的“非遗”项目中

就有三种各具特色的舞龙

今天,就跟随小体

一同来了解“鱼龙舞”吧!

喜庆欢腾绕龙灯

舞龙在浦东地区又有一个别称叫做“绕龙灯”。自明清以来,上海地区的元宵灯会上都要举行各种大型的舞龙表演活动,其中最富盛名的要数三林镇一批“挑行口”帮(即搬运、装卸工人)组成的舞龙队。解放后,三林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,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研究创新,将舞蹈的肢体语言、戏曲的步法亮相、武术的精气神韵、技巧的腾跃翻滚等融入到舞龙技巧中,形成了“海派舞龙”特色,开拓了现代舞龙的新天地。

如今,三林镇有“中国民间舞龙之乡”“中国龙狮运动之乡”的称誉。

舞龙也于年被国家体委正式列为体育竞技项目,使传统舞龙走上规范化、竞技化、国际化的轨道。年,三林舞龙又以“浦东绕龙灯”为名,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,并多次受邀进入上海世博园区表演。

轻巧欢快小青龙

小青龙舞龙会起源于清末嘉定区小河擋地区肖家宅一带(现为菊园新区永胜一队—永胜五队),盛行于民国,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当地人们在元宵节前后进行舞会,历时一个礼拜左右,结束于农历正月二十之前,以此祈祷龙的护佑,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,万事顺兴。

年,小青龙舞龙会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小青龙在龙灯中属小龙,骨架由竹篾制成,全长约10米,龙头龙尾加上龙身共分9节,每节之间用青布相连,由9名年轻小伙各持一节舞动。凡队伍出行,还需要5名锣鼓队员相伴,1人在最前挥舞花球引龙、其余4人员分别负责击鼓、击钹、吹唢呐、敲金锣。

轻巧灵活的小青龙便在热闹声中,做出头尾齐钻、蛟龙漫游、龙头钻档子、龙摆尾和蛇蜕皮等等动作,活灵活现地进入到各家客堂,带来吉祥、驱走晦气。

古朴乡土舞草龙

草龙求雨是流传于松江区叶榭镇的古老习俗,相传唐代这里曾遇到一场旱灾,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叶榭镇埝泾村人,为解家乡危难,吹箫召来东海青龙普降大雨。以后乡民每年都以金黄色稻草扎成草龙,祈求风调雨顺。

伴随舞草龙有整套的祭祀醮仪,包括祷告、行云、求雨、取水、降雨、滚龙、返宫7个环节,仪式过程中供奉象征韩湘子的“神箫”和“青龙王”牌位,摆上谷麦豆瓜等供品以示感恩。表演中,舞龙者充分运用手(甩、摆、翻)、眼(望、顾、盼)、身(转、仰、扭)、步(踩、蹲、蹉)四法,全队配合,箫龙合一。到“降雨”环节时,8名村姑边跳欢快的“丰收舞”步,边将手中盆、桶之水不断泼向观众,称为“泼龙水”,泼到龙水即为吉利,故而观灯者纷纷争相淋水,将场面推向高潮。风格古朴的舞草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。

年,舞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“龙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

每当龙身舞动,在翻转腾挪、鳞光流彩之间

焕发出的是中华文明的勃勃生机

当中国冰雪健儿在北京冬奥赛场上

奋力拼搏、斩获荣誉之时

龙之图腾在他们的胸口肩上升腾欲飞

值此元宵佳节时刻、冬奥盛会之际

小体祝福大家虎年团团圆圆、心想事成

预祝冬奥盛会圆满成功

中国冰雪健儿更创佳绩!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海派非遗三龙活虎闹元宵啦